发布时间:2025-10-15 18:14:02    次浏览
东湖绿道创意效果图来自中建三局 今年6月,东湖绿道九女墩筲箕(shāojī)湖生态驳岸样板段已完成施工,展现自然原生景观的东湖纯粹之美。 联合国会徽资料图 15分钟,28.7公里东湖绿道获全场喝彩大会当天下午举办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发展计划”主题论坛上,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规划师亢德芝代表东湖绿道设计团队,作为第4位发言嘉宾,在论坛上做了15分钟演讲,向世界推介东湖绿道。 短短15分钟一眼都看不完的28.7公里东湖绿道亢德芝代表如何成功让全世界为她倾倒? 东湖绿道的休息亭已接近完工1放弃既得利益,最美湖景面向市民过去东湖绿道周边大学校园较为封闭,部分核心景区也向市民收费。东湖绿道建成后,将营造更加开放的空间,将最美的湖景面向市民。磨山景区将免费开放,楚风园景区将打开围墙,也实现免费。下一步还将增加校园绿道,实现景区巴士在校园的接驳,开放高校运动场等区域。 磨山北门效果图2智能化绿道,为城市未来发展留空间停车出行都方便东湖绿道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如何满足城市未来发展需求。根据预测,2025年,东湖的年游客量将达到1300万人,大型节庆日时,日均游客量将达到15万人。因此东湖绿道的停车位设置大于1万个,大巴泊位多达350个,并有22条公交线路可抵达。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环境问题是重中之重。东湖绿道不仅让市民实现“世界级慢生活”,也规划了13条生物通道,以保护百种野生脊椎动物的生存。比如为小野兔、小松鼠等小型动物设计可以穿行的管状涵洞和箱形涵洞,管涵设低水路和步道,便于小动物通行。巧用互联网+绿道也很“聪明”,市民只要下载移动客户端或者关注相应的微信平台,就能畅行东湖绿道。比如查看东湖绿道周边交通情况、查找停车位、租用自行车、移动支付等,遇到突发状况还能一键报警。 东湖绿道郊野道正在施工 长江日报记者周超 摄3工程精益求精,按照世界级标准打造再过71天,东湖绿道将全面建成。相关方面表示,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争分夺秒,以精益求精、“树千年丰碑,创传世经典”的态度,将东湖绿道打造成精品工程。世界级绿道规划按照世界级标准打造的东湖绿道建成后将禁行机动车,只允许电瓶游览车、自行车通行及行人步行,人行道宽度不低于1.5米,自行车道宽度不低于6米,具备举办国际环湖自行车赛的能力。届时,市民可沿亲水绿道步行,畅游东湖。此外,游客还可从湖面坐船进出。世界级工程绿化以工程绿化标准为例,东湖绿道需要分段种植植物,每段依据实际生长效果再进行优化,同时,沿线将以种植树形较大的常绿树木为主,如无患子等。这些移栽的树木直径均在20厘米以上。 东湖绿道郊野道一段正在铺设栈道专家们说与会专家认为,东湖绿道立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它不仅仅是一条绿道,还是1000万市民对这座城市和未来生活的梦想。鼓励绿色出行、放弃景区门票收入、发动公众参与规划等理念和措施,都很先进,具有示范推广价值。联合国人居署高级官员布鲁诺·德肯:东湖绿道符合城市的未来愿景,即平等的使用和享受城市和人类社区,确保所有居民,可以在安全、健康、方便、永续的空间内,享受城市的公共资源,这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武汉用绿道的形式,将这一城市最大公共空间还之于民非常重要,这对其他拥有湖区的城市提供了正面的示范效应。同时,武汉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立法框架,来引导大家共同遵守绿道的公共性,让绿道得到长久的保存。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东湖绿道先进的设计理念,是向世界发出了一个信号。中国的城市化正在进入一个更注重人的活动和生态环境、更加以人为本的转型期,武汉将成为世界城市的“明星”。联合国人居署驻华代表张振山:明年1月,我将与联合国相关专家再次造访武汉,希望东湖绿道能按其设想一样,成为中国发展转型的样本工程,流传后世。 东湖绿道示意图 制图/喻峰武汉环东湖绿道建得怎么样了?阮成发:东湖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东湖绿道进入全面大规模建设!阮成发:不留遗憾,不留败笔高颜值!东湖绿道已全线贯通,诸多美景养在深闺人未识!好消息!武汉东湖绿道已全面贯通,如何才能真正走向世界呢?